青海海南: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基地
發布日期:2022-03-01 / 人氣:
海南州“千瓦千萬級生態光伏發電項目”是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生態發電園,也是目前全球一次性投入最大、單體容量最大、集中發電規模最大的光伏電站群。新能源發電區分為光伏發電園和風力發電園,規劃總面積4609.6平方公里(光伏發電園609.6平方公里,風力發電園4000平方公里),海南州年平均日照時間2719小時,平均太陽輻射量6382兆焦耳/平米,風能年利用小時數6000小時以上,風功率密度200瓦/平米。光伏企業使用江蘇企業生產光伏組件292052塊,占比60%。近10年來,海南州緊跟青海省加快推進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步伐,充分利用海南州大面積荒漠化土地資源和太陽能資源優勢,按照統一規劃、統一報批、統一建設、統一管理“四統一”原則,累計完成投資1237億元建成1145平方公里(光伏345平方公里,風電800平方公里)新能源基地,初步形成以水風光儲為支柱的產業集群。清潔能源裝機容量2664萬千瓦(光熱15萬千瓦、水電618萬千瓦、光伏1590萬千瓦、風能441萬千瓦)。新能源(光伏、風電、光熱)裝機容量已突破“兩個千萬千瓦”(2046萬千瓦),占全省裝機容量的69%,累計發電量突破500億千瓦時,實現稅收20億元。按現有新能源裝機容量計算年節約標準煤736.96萬噸,減排煙塵941.46噸、二氧化碳2237.2萬噸、一氧化碳1974萬噸、二氧化氮84750噸。
2021年,全州新能源累計完成投資175.14億元。海南州深刻領悟青海“三個最大”的省情定位和“四個扎扎實實”的重大要求,堅持在建設中保護、在保護中建設的發展理念,通過沙漠生態治理和生產實踐,逐步形成了光伏與治沙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,園區內風速降低50%,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%,植被蓋度恢復到80%,水源涵養量大大增加,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現出“雙下降”趨勢。光伏園區引入“牧光互補”模式,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,養殖牛羊達22000余只,實現“一草兩用”。創新“光伏+鄉村振興”模式,目前新能源發電區已提供3349個公益性崗位,對緩解社會就業起到了推動作用;投資3.44億元實施全州173個貧困村50.5兆瓦的光伏扶貧項目,扶持帶動全州貧困戶7269戶,年收入6000萬元,每村年收益30萬元(將連續收益20年);投資7.3億元建立100兆瓦扶貧光伏項目,全省3333戶貧困戶每年收益1000萬元,為全省鄉村振興作出海南貢獻。
青海省委十三屆十次全會著眼海南州在全省大局中的地位,作出了“建成海南州碳中和示范區”重大部署,海南州第十四次黨代會圍繞實現“泛共和盆地綠色崛起”目標,提出“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引領區”的奮斗目標。
“世界清潔能源看中國,中國清潔能源看青海”海南州確定目標定位,持續做大做強清潔能源產業基地,為全省、全國實現碳達峰做出海南貢獻。
來源:邦比機電
熱門動態 Hot News
- 慈禧太后曾使用過的發電機,死后輾02-23
- 柴油發電機組機房要求03-15
- 南方電網防疫全力保障民生用電供應03-21
- 柴油發電機組共軌式電控燃油噴射技03-14
- 中國造史上最大風力發電機,一年賺02-22
- 埃塞俄比亞復興大壩水電站啟用 可使02-25
- 中國科學家提出太空發電站想法,如03-31